粘多糖贮积症MPSIIIA

2023-06-26 10:17

疾病概况

粘多糖贮积症III A型(mucopolysaccharidosisⅢ A,又称Sanfilippo syndrome type A,以下简称MPS Ⅲ A型)是一种溶酶体代谢异常综合症,是由基因缺陷导致溶酶体内缺乏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phate,HS)降解的酶,使其降解受阻,从而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疾病。本病主要出现在北欧地区,发病率仅为五十万分之一,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疾病病因及症状

MPS Ⅲ A型是由于位于17q25.3的乙酰肝素-N-硫酸酯酶(N-sulfoglucosamine sulfohydrolase,SGSH)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机体不能合成出正确的SGSH蛋白,使HS在溶酶体内无法降解,从而在全身累积,造成一系列的进行性疾病。目前已发现100种以上的SGSH基因突变与疾病快速或慢性的进展相关。

主要症状为进行性智力低下,1岁内智力发育正常,4~7岁开始出现智力低下,10岁时已很严重。智力低下进行性加重的同时,可出现进行性神经症状,如抽风运动、痉挛性四肢瘫、全身无力、攻击性行为等。大部分病人身材改变较轻,面部表现正常,少数病人表现头大、面容丑陋、腹部膨隆、关节僵直和手屈曲呈爪状。骨骼改变仅有多发性成骨不全和顶骨后部致密、增厚。这些改变对诊断本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异性。


疾病诊断

尿液甲苯胺蓝试验呈紫蓝色为阳性。尿GAG定性检查阳性者进一步做酶活性测定,酶活性低于正常值的10%,酶缺陷诊断可成立。酶活性为正常值的50%,可诊断为突变基因携带者。酶学诊断有一定局限性,不能有效地鉴别杂合子与正常个体。基因突变检测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MPS疾病最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疾病治疗

骨髓移植不能减轻智力的退化;目前还没有可用的酶替代疗法;

基因治疗现在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药物研发

RDGT-001为瑞希罕见病基因治疗技术研究所针对MPS 3A开发的基因治疗药物,利用重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搭载SGSH基因表达框组成。该药物能够有效穿透血脑屏障(BBB),在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脾脏等患者受累的组织器官进行基因替代,使其能够表达SGSH蛋白,从而遏制、阻止MPS 3A的疾病进程。


黏多糖贮积症1.png


项目进展

MPSIIIA项目于2017年完成药物的分子设计与优化工作,并从美国JAX Lab 引进了SGSH基因突变的模型小鼠并进行扩繁用于药物评价。2018年初完成生产用于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基因药物。2019年完成了在模型动物中的药物有效性试验和在小鼠中的安全性预实验。目前,该药物分子构建体已申报国家专利并获得授权。


黏多糖贮积症2.png